高娱资讯网:

临河区起名社巴彦淖尔地名临河区古城乡的村

   时间:2025-07-15 阅读:

古城乡:位于临河区正北部46公里处,北隔乌加河与乌拉特中旗相望,西与杭锦后旗毗邻,东、南分别与份子地乡和狼山镇连接,总面积170平方公里。该地以残存的古城遗址而闻名。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发掘文物的考证,该城为西汉时期头曼单于统治下的匈奴都城。城近方形,经实测,东西850米,南北800米,城墙残高1~2米,基宽8米。现西墙全部、南墙大部被毁成平地。这是巴盟境内发现的具有悠久历史古城之一。解放后,古城旧治改名五星村,1960年成立五星公社,1983年改制为乡,后又更名为古城乡。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70个合作社。乡政府驻地高油房。

古城:行政村。1958年为五星大队,1983年改称古城大队,因境内有汉代古城而得名,同年改制为现名。辖6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高油房。

高油房:村。乡政府和古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因地处古城附近,成村时间很早。解放前村民高氏在此开设油房,故得名。

永利:行政村。1958年为永利大队,1983年改制为行政村。辖6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陆合公。

陆合公:村。20世纪20年代定居此地的六户人家合股经商做买卖,以买卖字号取名。

春和: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取名春和大队,1983年改制为现名。辖8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郝根缠圪旦。

郝根缠圪旦:村。解放前因村民郝根缠在此居住较早而得名。

三合:行政村。1958年为新胜大队,1983年改称三合大队,因辖三合社而得名。同年改制为现名。辖5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三合社。

三合社:村。合作化时由三个小社合并而成,故得名。后陈河鱼定居此地且较有名望,又称陈河鱼圪梁。现住户多搬迁。

新乐:行政村。1958所属新胜大队所辖,1979年划出,取名新乐大队,1983年改制为现名。辖4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阎锁圪梁。

阎锁圪梁:村。地势较高,解放前村民阎氏较早定居此地,以其子阎锁子之名取村名。

红柴:行政村。1946年为新丰社,1953年改名新丰大队,1983年改称红柴大队,因驻地得名,同年改制为现名。辖6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吴长锁圪旦。

吴长锁圪旦:村。解放前称红柴圪旦,后吴长锁定居此地,以其名取村名。

东方红:行政村。原属新丰大队,1968年划出,取名东方红大队,1983年改制为现名。辖4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韩三圪旦。

韩三圪旦:村。解放初因村民韩三较早定居此地而得名。

召阁台:行政村。1958年为团结大队,1983年改为召阁台大队。阁台,当地指地势突出的地方。因境内曾有蒙古族人兴建的小召而得名。同年改制为行政村。辖6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中心圪旦。

中心圪旦:村。因地处行政村中心地带,故得名。

前进:行政村。1958年为前进大队,1983年改制为现名。辖10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史家圪旦。

史家圪旦:村。解放前,村民史氏定居此地较早且有名望,故得名。

桥梁:行政村。1958年为桥梁大队,1983年改制为行政村。辖6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三和园。

三和园:村。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此经商,以其买卖字号取名。

新建营:行政村。解放前天主教传教士在此建圣贤堂。解放后,1958年取名红旗大队,1983年改制为现名。辖5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新建营子。

新建营子:村。民国初年,艺人张大棋在此居住,故称张大棋圪旦。抗战时期,天主教传教士在附近建圣贤堂,该村名圣贤营子。解放后,因有许多农户迁此居住,改称新建营子。

建国:行政村。1956年为建国社,1958年改称建国大队,1983年改制为现名。辖3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张三生圪旦。

张三生圪旦:村。解放前,因村民张三生较早定居此地,故得名。

内容摘自:《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巴彦淖尔盟分册)》1987年8月。2003年12月,巴彦淖尔盟撤销,设立巴彦淖尔市。

资料整理:黄翔,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

中国文艺家

期刊杂志期刊

企业文化

西部皮革编辑部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知识 |  健康养生 |  装修百科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百科 |  综合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