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分享了一位95后女入殓师的故事。她的专业、敬业,和对这份职业以及生命的敬畏之心,深深打动了许多朋友。
大家纷纷留言,为那位95后的女入殓师点赞,认为她在做一份工作的同时,也在行善。
我十分赞同。正如我昨天那篇文章最后所说:如果一份职业,能把对生死的思考融入日常中,该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
今天,我想继续给大家分享2个年轻人的故事,一位是95后寿衣女模特,另一位则是80后纸扎品设计师。
图片来自网络
一、我是95后,做寿衣女模特三年了小李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成功应聘上了一家殡葬用品公司的电商运营助理岗位。
本以为是做电商运营,后来她才发现,具体的工作其实是售卖寿衣,并且当寿衣模特进行展示。
一开始小李是十分抗拒的,毕竟听着就害怕。
但是后来她看到了一位80后大哥做阴间设计师的故事,并且男朋友也鼓励支持她,于是她决定鼓起勇气尝试一下。
小李的日常工作就是设计款式、对接制衣师傅、线上回复顾客、发货,甚至还要直播,当模特、穿寿衣给顾客展示等。
工作中,有逝者的家人让小李推荐款式,她会首先跟家属了解详细。比如逝者生前从事什么行业?有什么喜好?喜欢什么颜色?穿衣风格等等。
工作久了,她渐渐发现,每一位逝者都有自己特别的故事。而她的这份工作,其实是帮助逝者体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让小李印象深刻的是:
2年前的大年初三晚上,有一位姑娘找到她,说想为父亲准备一套绿色的寿衣,她已经找了很多家店铺,都没有。
小李有些纳闷:为什么一定要绿色的寿衣?询问后才得知,她父亲年轻时支援边疆,对绿色有独特的情怀。
小李很感动,一方面是因为女孩父亲的支边故事,另一方面也因为女孩的孝心。
在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绿色的寿衣后,小李用一款绿色的面料为女孩的父亲定制了一套独特的绿色寿衣。
小李说:做这份工作,虽然无法帮家属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但我尽己所能,温暖别人,就是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二、因为一位大哥的启发,我开始学做寿衣设计师小李笑称:那位帮阴间的人做设计的80后大哥,应该算是她的引路人,因为他给了她很大的勇气和启发。
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模特后,小李开始学着寿衣设计。
不要小看寿衣设计,现在的寿衣除了普通的款式、简单的色调,还有许多十分讲究的款式和用料。
比如小李设计的寿衣就有中山装、唐装、现代装、旗袍等多种款式。
除了向公司的设计师学,她平时还会翻阅一些传统服饰的书籍,甚至去看一些服装展和博物馆。
有一次,小李在苏州看到一款很特别的面料,它从不同的角度看颜色是不一样的。小李被这款叫色织罗的面料深深吸引。
回去后,有次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她离开这个世界时,想要一件素净的寿衣。
于是,小李就用色织罗的织法,融合朋友的想法,设计出了一款蓝绿色的旗袍款寿衣,取名“蝶翠”。
慢慢地,小李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她遇到过许多不一样的顾客,他们都带着不一样的故事,来向她咨询,或者请她设计。
有些是逝者的家属,有些则是老人本人。
小李就遇到过一位60多岁身体健康的老人,主动找到她,希望请她为自己提前设计一件漂亮的寿衣。这样坦然开阔的心态,让小李深受感染。
小李说:既然死亡无法超越,与其沉浸在悲伤中,不如好好告别,不留遗憾。
这也是她一直从事寿衣设计&模特这份工作的初衷。
三、曾经家里蹲,后来做纸扎品20年,成为被争相报道的"阴间"设计师小李算是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但她提到的那位设计师大哥,做纸扎已经20多年,他的作品还被人摆在家里当展品。
我想你们可能听说过他的故事。
他曾经给张国荣做过"钟情咖啡厅",帮黄家驹做过"纸吉他",还给梅艳芳做过旋转舞台,他就是44岁的香港人欧阳秉志。
虽然他是学设计出身,但是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只能家里蹲。后来他就干脆帮爸爸打理纸扎店。
他做的纸扎品很贴近现代生活,有许多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他最开始做的滑板车、机械狗、跳舞毯等,每一件都是他精心观察后制作而成,由此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请他设计。
欧阳说,做纸扎最考验耐性和观察力。
竹、铁丝、纸、浆糊,是纸扎制作的主要材料。接到订单后,他会先上网找资料和图片,了解物品大致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专门会去一些店里面看实物。
之后在纸上画出草图,然后根据需要把竹子削薄,扎起来,搭出一个立体的框架。再在外面贴上纸,涂上颜色。
根据不同的东西,他还会做不同的装饰,比如为“相机”装上按键、为“收音机”装上天线等等。
一个作品,欧阳大概要花几天到一周的时间来完成。每一件纸扎祭品,他都很花心思,因为在欧阳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品。
欧阳说:我以前应该算是一个废材,但是做了纸扎祭品以后,我才发现,这份工作能帮在世的人完成心愿,替逝去的人达成遗愿。所以我算是生者和死者之间的桥梁。
最后:虽然寿衣也好,纸扎祭品也好,都称不上是平时生活中能想到的艺术品。
但不论是小李还是欧阳秉志,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创意与真诚,为生者和逝者之间做桥梁。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个网友在话题"给爷爷奶奶的最后一件礼物"中,写到:
这个留言,让我深深感到:
每一份工作,也许都承载着人们的某些念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需要一些仪式感,哪怕面对的是人生最后一刻,也要学着体面地告别。
明天就上班啦,祝大家都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