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娱资讯网:

楠木园家电维修电器贵州德江16816名易

   时间:2025-07-15 阅读:

近日,在德江县城,不时能看到乡镇易地扶贫欢送车驶过,车上乘坐的是刚刚告别大山的村民。据了解,截止8月20日,通过帮扶干部送或乡镇集中送的方式,已全面完成2017年16816人搬迁安置任务,其中跨区域搬迁大龙10804人,县城楠木园搬迁安置6012人。

炎炎烈日,挡不住群众走向幸福的脚步;颗颗汗水,阻不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变思想挪穷窝

挪穷窝,改穷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群众脱贫问题的重要举措。据了解,自德江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以“两走进”和“周五帮扶日”为契机,通过走村串户、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政策,同时,组织群众实地看房和邀请已搬迁群众谈感受等方式,化解群众搬迁顾虑,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鼓励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穷貌,抓住搬迁机遇,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故土难迁,乡情难忘,我知道乡亲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很不舍,但是希望乡亲们振作精神,以新的面貌开始新的生活。大龙各方面的条件是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到大龙后你们要更勤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最后,祝大家今后的人生路一帆风顺。”德江县钱家乡党委书记牟勇在搬迁启动仪式上向群众说道。

开拓富路拔穷根

为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德江县根据“五个一批”中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严格按照“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精准锁定符合搬迁的群众,坚定贫困群众致富的信心,为实现“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德江县稳坪镇长兴村属于三类贫困村,村内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不足0.5亩,村里青壮年以外出务工为主,在家的老幼鳏寡多以种地为生。在稳坪镇移民站和长兴村驻村工作队的不断动员下,该村陆续有9户41人分批搬迁至大龙经济开发区。

“张玉波的思想有很大改变,他前段时间回来一次,对村里的干部们说如果因为修路或者其他基础设施要占用他的地,尽管占用,这可能和他搬迁过去后生活改善有关,他对国家的政策很感恩。”长兴村干部这样评价已搬迁户张玉波。

张玉波是长兴村下寨组的贫困户,于2017年底搬迁到大龙。2018年春节刚过完,大女儿就在大龙找到了心仪的对象,并于2018年4月完婚,在大龙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张玉波的二女儿和小女儿现在在物业公司上班,每月收入2600元,妻子罗慧英在当保洁员,每月收入2200元,而张玉波本人则在自己生活的小区当保安,每月收入也在2200元左右,全家每月收入已经过万了。

迁开启新生活

近年来,德江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保舒心搬迁、放心入住、暖心生活、安心发展,精准锁定搬迁群众,积极引导,消除贫困户搬迁顾虑。

8月18日一大早,德江县泉口镇政府食堂院坝里聚集了一大堆人,男女老少,热闹非凡。搬迁群众在食堂吃完早餐,陆续踏上客车坐定后,镇干部也将搬迁群众行李物品清点装车完毕,清点完随迁群众人数后,三辆大巴车便陆续前往新家大龙。

行车途中,镇人大副主席何嵩便开始和搬迁拉起家常:“那边啊,交通方便,去哪儿都快得很,大家伙儿要是想出去挣钱,把新家安置好后,那是说走就走了,从大龙搭高铁,早上去广州吃早茶,下午回家吃晚饭都来得及。”一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辆大巴一路往前,4个小时后,搬迁群众终于踏上了新家园的热土。大家在随行镇干部和龙江新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领上自家钥匙、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再和志愿者们一道把行李物品搬进新家,一切井井有条,人人喜上眉梢。

待搬迁群众安置好后,镇长胡茂辉和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奎随机走访了几户搬迁户,进到搬迁对象家中时,开心地问到:“新家怎么样嘛,后悔搬不?”

“领导们,先前不同意搬,是怕这边没得半分田土,求不住生活;又担心户口弄不好,耽误孩子上学,这才不愿意搬。今天来一看,房子又大又宽敞,家电齐全,周边工厂多,交通又方便,孩子上学的事儿也有专门工作人员带我们办理手续,啥都不操心,不后悔,感谢你们……”搬迁群众脸上满是笑容。

“党委、政府没骗你们撒,都是希望你们脱离贫困过上好日子,不后悔就好,好好生活,给孩子一个好未来”,镇长胡茂辉鼓励他们。

从搬迁户家里出来已是傍晚5点,再次和龙江新区工作人员交接好后续工作后,送行镇干部才踏上返程。每一次搬迁,护行搬迁群众的镇干部们都可谓是“迎泉口晨风出发,戴大龙星月而归”。

为确保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易地扶贫安置服务点紧扣“就业”这个关键突破口,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岗位和就业数据库,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帮助移民群众通过就业实现致富增收。

精彩推荐

党建直播间第二十二期,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赵继红在市委组织部干部职工大会上强调……

掌上党务:党籍、党龄、入党时间的区别

贵州石阡:民情日记,贰拾元的“连心币”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铜仁组工”微信号:trswzzb

审核:杨立 编辑:蒲晟迪

琴童期刊

前卫

商品与质量杂志社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知识 |  健康养生 |  装修百科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百科 |  综合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