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尚书嫡女,六年前嫁给将军季杨为妻,成亲两个月将军就奉旨驻守边关。
将军走后没多久我查出怀有身孕,婆母对我颇为照顾,婆母本有两子一女,长子早夭,女儿嫁了文官,随夫上任,不在京城。所以对我这胎很是重视。
十月怀胎,一朝分勉,我生下双生子,写信告知将军,将军甚是高兴,回信定了名字,季泽明,季泽宇。还让人捎回许多特产,金银,孩子的玩具,比以往都多。
两年后,将军回京面圣,边关稳定,在京城住了半年便再次去往边关,将军走时,我肚子已微微隆起,有孕三月多。
三子出生后,将军起名季泽瑞。又过几月,收到来信,将军在边关纳了两个姨娘,一个是副将的妹妹,副将临终将妹妹托付给将军。一个是当地小官的庶女。
我收到信,心中未起波澜,我是胎穿,来自21世纪。但未被电视,小说影响,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重男轻女很正常,从未听过哪家官员,富商只有一妻无妾无通房的。一个人想要改变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谈何容易。所以我从小就知道只能接受现状。
将军在我生下三子后告知此事,我知是他准备让小妾怀孕了。小妾应该早就纳了,但他等我的孩子三岁了才让妾怀孕,是尊重正妻,让我地位稳固,相公能做到这些已是难得。我自是回信关心将军,让妹妹们好生照顾将军。
我做完月子婆母就让我管家,我把双生子送到学堂,也请了教武师父让他们学习。
双生子长相并不相同,长子对文一学就通。次子总是好几遍才能记住,但习武却很有天赋。
八年后,我和婆母带着三个儿子在门外等着将军。边关稳定,皇上下旨让将军回京,已派别的将军接手边关。
不一会,车队走到门前,将军下马,“娘,孩儿回来了。”
“好好好,回来好…”婆婆擦着眼角的泪。
“夫人,辛苦你了!”
“是妾该做的。”我行了礼,几个孩子给将军见了礼。
“这是柳姨娘,陈姨娘,过来给夫人行礼!”
两位姨娘,带着几个孩子先后行礼。一群人回府安顿。
夜晚,将军在我屋里,“夫人,这几年辛苦你了,好在这次可以常住京中,两个姨娘,你该立规矩立规矩,我不是那糊涂之人。”
“她们跟随将军多年,妾不会为难她们。”
“无人时夫人你我相称,咱们自在些,也别将军将军的,生份。该有的规矩得有,咱们成亲多年,但见面甚少,以后咱们好生相处。”
笠日,将两位姨娘的子女安排好,该去学堂的去学堂,该请教习嬷嬷请嬷嬷。
三个孩子不小了,没有和父亲相处过,将军和我说“没有陪着孩子们长大,孩子和我不太亲近,咱们再生一个吧,我想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生个女儿吧,像你一样。”
“你又不是没有儿子女儿,不是陪着他们长大了?”
“那怎么一样?庶出怎么能和嫡子比?”
我身边的大丫鬟说柳姨娘这个月很活跃,又是想收买下人为她所用,又是去婆母那想打压我。
我自从拿到管家权,恩威并施,且府里所有奴才的卖身契都在我这里,婆母早不管事。三个孩子孝顺聪明,在府里长大,她们才来府里一月,怎么可能动摇我的地位。
将军知道后,对我说“她在边关比陈姨娘先进门,就让她管家了,没想到把她的心养大了,给她多立立规矩,我这几个月也不去她那里。”
“想来她也是管家多年一时不适应吧,给个教训就成,必竟也是和你在边关多年了。”
没一个月,柳姨娘就消停了。
次年,我又生了一儿子,将军虽遗憾不是女儿,但也是非常喜爱。
几年后,两个儿子成亲,我把管家权给了大儿媳,看着将军脖子上坐着小儿子玩闹,日子倒也轻松。
番外
我是一个将军,娶了尚书之女,新婚之夜,我看着温柔美丽的妻子,心里甚是欢喜。
两个月后,我带着不舍离开京城去了边关。收到来信说妻子有孕我很是高兴。孩子出生我却没办法陪在身边,只能多送回去银钱和东西弥补他们。
再回家孩子已经两岁了,我一抱孩子,孩子就哭。我在京城住了半年,我再去边关时,妻子已有三月身孕,这次又不能陪她生产了!
次年三儿子出生。几个月后,我和妻子说我要纳妾了,其实我早在双生子出生后就纳妾了。皇帝多疑,我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报给皇帝。我若不纳妾,妻子就会危险,纳妾皇帝才会觉得我不专情,妻子不重要。双生子已经三岁多,又有三子出生,妻子地位牢固,我才让妾室怀孕,这是我仅能为妻子做的。
八年过去,我在此十几年,皇上怕边关的站士只听我的,加之边关稳定。一旨调令要我回京城,把边关交给他的心腹。
我终于回到京城,能在母亲膝下尽孝,能陪伴妻子,能教导儿子。
但多年未见,孩子已经长大,对我有尊敬但不亲敬。
两个姨娘陪我在边关多年,我会对他们一如既往。但我只喜爱我的妻子。
以后终于能和她携手白头,妻子又给我生了一个孩子,虽然不是像妻子的女儿,但儿子特别像妻子。
从出生起我就日日陪伴,弥补我未能陪孩子们成长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