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7月26日讯(王梦倩 文/图) 国网芦山供电公司清仁供电所坐落于芦山县东北部,现有职工18人,担负着清仁乡、思延镇、双石镇以及苗溪社区共计216平方公里的供电任务,供电客户1.2万户,供电人口3.5万人。
作为供电服务的最末端,清仁供电所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下,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结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贯彻落实“三型一化”服务理念,用对待亲人的真诚来服务每一个客户。
结合实际 营销转型
清仁供电所以“震后重生,点亮(亲人)”为理念,立足“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摒弃多年来粗放式管理,向益化管理转变。一方面,通过实时监测客户电能计量装置运行,适时掌握线损及客户用电情况,客户计量装置一旦发生异常,监测系统立即判定,管控小组及时通知台区管理员进行处理,实现对客户用电24小时“看护”。另一方面,应用移动配抢服务APP,抢修人员直接在终端上接受工单,并在抵达故障现场后,可采用短信、现场照片回传到抢修指挥平台系统中,后台可辅助现场抢修人员进行故障勘察和制定抢修方案,减少了抢修工作环节。
“现在我们将更多精力放在搞好优质服务上,重点从业扩报装和抢修抢险方面突破,移动配抢服务APP的应用,抢修平均时间缩短了15-20分钟。”清仁供电所所长自豪地说。
就在前不久,95598接到客户的故障报修电话,移动配抢工单几乎同时下发到APP,用户名称、联系电话、目标地址、故障问题等信息清楚陈列。“带上开关、线子、工具箱……”工作人员李强根据工单信息,快速地收整着所需工具材料。20分钟不到的时间,抢修车准确抵达双石镇石凤村的故障抢修点。“以前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到这里怎么都得一个小时,今天怎么这么快。”看到及时赶到的抢修人员,村民陈晓艺感叹到。
“可不是吗,现在这个软件上面什么信息都有,自然节约了不少时间。”李强一边向陈晓艺解释,一边带好工具,迅速检查了台区配电箱开关烧坏的情况,身边的陈晓艺认真的打好手电。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石凤村恢复用电。看着灯光从窗户透出,李强一行人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做好工作 用心服务
踏进清仁供电所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台区经理网格图,上面有每个地区负责人的姓名、照片,旁边还有对应的微信二维码。“这样将责任对应到每一个人身上,乡亲来供电所能清晰明确地找到相关负责人。”国网芦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杨黎如实说,不仅是网格图,在供电所内的安全工器具室里面的所有工具,平时工作人员外出使用,都是扫二维码进行登记。这样既节省了人力,还极大地保证工作进度及安全性。
据悉,清仁供电将供区内3个乡镇划分为7个供电区域,分别由7名台区经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台区经理人员的个人电话、微信就公布在村委会、集镇、商店、客户小区路口,客户有需要随处都能找到。
在供电所的办公大厅内,映入眼帘的都全是电器产品。在电力科普区内,工作人员正在教村民如何使用触摸屏,并普及里面的安全用电小常识、了解智能电表等内容,村民在一旁认真地听着。
杨黎介绍,现在供电所实行“三型一化”服务理念,即智能型、市场型、体验型、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现在将清仁管辖区内所有的“2G”电表更换为“4G”电表,新一代4G智能电表具有采集速度快,数据传输迅速,数据采集精度高,网络更加稳定等特点,并且其超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将加快进行用电分析、自动抄表、数据采集处理、电能质量统计等工作速率,将大大提升供电企业对故障的研判、处置能力。这次更换电表完全免费,事先我们就进行了宣传讲解,因此绝大多数村民都表示理解支持。
目前清仁管辖区域完成最老式“485”电表更换新型电表12951只,只需更换模块的电表预计今年年底全部更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