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 06:18 | 海盐发布微信公众号
这里,有一群“银发志愿者”
这里,有一枚轮流佩戴的党徽
这里,有一个个细微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里”就是县城百可社区党员邻里值班室。
“宋师傅,我家下水道堵了,能不能帮忙通一下?”
“王师傅,我家楼道那边有人堆放杂物,叫他(她)清理掉好哇?”
……
像这样的诉求,每周都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小值班室里发生。这里,有5位来自百可小区的“大龄党员志愿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
从去年的7、8月开始,每周周一到周五,5位“银发志愿者”自愿参与、轮流排班,为小区居民处理邻里纠纷、卫生问题、管道维修等问题,无论刮风下雨,近一年来从未间断过,目前已经帮助了上百人次。细心的讲解、热情的服务,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近日,记者特地去百可社区一探究竟,见到了5位“银发志愿者”中的其中一位——退休前曾工作于啤酒厂的王景荣师傅。他说,自己曾是啤酒厂的厂长,退休后将工作的热情转移到为小区居民服务上,每周三是他的“值班日”。上午8点“到岗”,10点半准时“下班”,能为大家做点实事,王景荣乐在其中。
王景荣说,每次值班,他们都细心做好值班记录,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做到居民有求必应,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反馈到社区,让社区帮助解决。
今年3月的一天,小区一位居民反映自己所居住的单元楼道上堆了硬板纸等杂物,阻碍通行,邻里之间抱怨颇多。王景荣在做好安抚工作的同时,上门找到堆放杂物的住户。一推开门,他惊呆了,原来开门的是一位失去了双腿的残疾人老太太。
老太太身有残疾,而且失去了丈夫,孤身一人居住,对于要把楼道内的杂物清理走这件事情深感委屈,认为这是政府在为难她,说到动情处不禁流下了眼泪。王景荣边安慰边做疏导工作,告诉她小区的和谐美丽要靠大家,文明建设不是为难大家之事,而是造福大家之事,与人方便才是与己方便。老太太在耐心的劝说下最终终于同意清理,王景荣帮着老太太将杂物拿到她家中。
除了王景荣,志愿队伍里的其他人也都热心积极、各有所长,无怨无悔地为大家服务着。
擅长维修工作的宋加生师傅经常免费帮助居民疏通下水道、维修家具家电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今年4月份,宋加生在值班时接到百可小区原农药厂宿舍一位居民的“求救”,称自家卫生间马桶堵塞,内心十分着急。宋师傅二话不说,带上工具立即赶到该居民家中,发现马桶堵塞严重,粪水四溢,气味刺鼻,整个卫生间一片狼藉。顾不上脏臭,宋加生马上着手疏通,移马桶、掏异物、清污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管道疏通完成,问题圆满解决,求助居民不禁连声道谢。
擅长琵琶、舞蹈的文艺热心人曾雪芳阿姨,自加入志愿队伍以来,一直担任着知心人的角色,为大家排忧解难。
热心的祝文龙、江太山师傅也常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为大家排忧解难。
作为党员,每次值班,他们都会佩戴党徽,值班结束后就摘下来放到值班室指定位子,郑重交接给下一天的志愿者。
王景荣告诉记者,“退休了,时间多了,加入调解队伍能为大家做点事情感觉很开心、很充实。居民也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很肯定,觉得自从调解队伍成立后,社区更加和谐了,也更加文明了。”
百可社区书记沈宏峰说,设立党员邻里值班室的初衷是缓解、解决值班室周边居民或特殊(老年弱势)群体民生需求服务难问题,没想到小小值班室能广受好评,在便民的过程中还无形间助力了文明社区的建设,推动了社区进一步和谐发展。
(原标题《海盐有一群“银发志愿者”,专治邻里之间疑难杂症!》,编辑王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