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大学任教,他分享说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一些小尴尬或小差错,尤其是每年新生点名时总会发生一些难以避免的小插曲。
因此,每年在开课之前,教师们都会提前熟悉花名册,确保能正确识别全班学生的名字,特别是那些含有生僻字或多音字的姓名。
否则上课念错了,确挺不合适的!尤其语文老师。
对于教授其他科目的老师而言,他们可能不会那么介意。如果出了错,那就错了吧!最坏的情况是学生有机会成为老师的“一字之师”,指出老师的错误并从中学习。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现在许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偏爱使用生僻字。这不仅使得孩子难以书写和辨认,而且有时在他们长大后,无论是注册户口、参加中高考,还是考研,都可能面临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何必追求复杂化呢?毕竟,名字仅是一个标识符,并不意味着越复杂就越容易被人记住。简洁易记的名字往往更为实用,且便于他人记忆。
有些家长则选择了相反的做法,他们认为孩子的名字越简单越好。
曾有家长将孩子命名为“乙一”,姓“乙”的人本就稀少,且这个姓氏仅有一笔,非常容易书写。
名字仅有一个“一”,笔画总数为两笔,有人戏称这样的名字让孩子在考试中仿佛已经领先了两道题目!
而那位名叫“禤靐龘”的孩子可能正绝望地在洗手间里哭泣:“妈妈,为什么要给我起一个这么难写又难记的名字呢!”
原本以为“乙一”这个名字已经够独特,没人能再超越!
但真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虽然两笔画的名字难以被超越,却仍有名字能与之并肩。
“乙一”之后,又有了一个极简的名字,同样只有两笔画。虽然不可能有比两笔画还少的名字,但和“乙一”一样只有两笔画的名字确实还存在。
这确实对知识储备是个不小的考验!让我来测试一下你,你知道有哪些字是只有一笔画的吗?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只晓得“一”和“乙”这两个一笔画的字!
但让我告诉你,实际上你学的“笔画”这个词本身就是由一笔画的汉字组成的,而且它的发音与“笔画”相同。
然而,这次我要提到的一笔画其实就是“丶”。你可能会问,这难道不是顿号,或者是点吗?
实际上,这个符号读作“zhǔ”,与“主人”的“主”发音相同。
你肯定对这个符号不陌生,也会写,只是可能不会发音。但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稀有的姓氏!
既然姓氏已经如此与众不同,有些家长还为他们的孩子取了一个更加独特的“名”。
如果你还是从那张图里选取,你会给孩子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这位家长真是厉害,给孩子取的名字是“〇”。
“〇”这个字,既不读作“圈”,也不是“圆”,更不是字母“o”,它的正确读音是“líng”。
于是,一个新一代的极简名字应运而生,它叫做“丶〇”。
这个名字简约到了极致,认识的人知道这是名字,不认识的人可能会误以为是机器出现故障的乱码呢!
显然,这位学生的家长也是位“文化人”,在为孩子取名这件事上极其用心。
这样的名字优势明显,独特至极,孩子自己也好书写。但缺点同样显著,老师很可能真的不认识,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免在课堂上念错名字而闹出笑话。
取名字时不能太过随意,即使富有创意也不可大意。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记忆,而在这记忆中,“名字”便是一个极佳的反映。
老一辈人的名字中常见“建军”、“卫国”等,而现在的孩子们则是“梓涵”、“宇辰”等名字层出不穷。
如今的老师如果在班上叫一声“xuanxuan”或者“hanhan”,可能半个班的学生都会应声答应。
取名字时确实不能随意,因为这会伴随孩子一生。尽管成年人可以自行决定改名,但考虑到使用原名已久,改名过程中也会带来不少麻烦。
取一个好名字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有网友曾调侃说,就算是依照汽车品牌来给孩子起名,听起来也比“梓涵”、“宇辰”这样的名字有个性多了。
比如姓“张”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取名为:张思域、张骐达、张凯越、张英朗、张君威……
这些名字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不协调,反而挺悦耳的。虽然是在开玩笑,但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给孩子起名,根本不需要参考汽车品牌。翻开《诗经》或《楚辞》,随便找找就有的是好名字。
《诗经》里的词语,每一个都如此优雅且充满诗意,用来给女宝宝取名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了,男宝宝也不用担心,因为常言道:“男孩取自《楚辞》,女孩取自《诗经》。”
到《楚辞》中寻找名字,每个名字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拥有这样名字的孩子,从小就会受到语文老师的关注。如果不好好背诵古诗词,那真是说不过去!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名字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遇到同名同姓的情况,尽管可以看作是一种缘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因此,在取名之前花点时间查一下是否有重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将来的麻烦。
名字不必追求独一无二,但最好不要太过普遍。比如像“张伟”这样的名字,全国有近30万人同名,这就有点尴尬了!
对此你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讨论!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