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原来叫平陶。
《山西通志》说:“平遥县,帝尧初封于陶,即此。”平遥是尧帝的封地,受封之时,尧帝已是个翩翩少年了。尧也多了个外号:“陶唐氏”。
平遥为什么叫“陶”?
可能有三种原因:
一是和陶瓷有关。平遥有希尧、陶屯两个村庄,据说在希尧还发现过新石器时期的遗址。
第二种可能,《说文解词》说,“陶”有“再成丘也”之意,也就是人工堆土,在土上建城。
还有一种,这个“陶”和“掏”是通假字,是不是指“掏”土而居呢?在黄土高原上,掏个窑洞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西周时代,尹吉甫率师北伐,“驻兵于此”,并营建防御工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平陶县,归属太原郡。
北魏太武帝时,平陶县改为平遥县,为啥要改?重名啦。太武帝叫什么,拓跋焘啊,这要避讳,虽是同音不同字,你老是“平陶、平陶”地也不合适啊,想造反咋的!改,改,改,改还不行吗?不改,改的慢了都不行!
那改什么呢?
“陶”还有个读音,是“yao”,好吧,那就改成“平遥”吧。
平遥这名字算是改对了,这不,都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