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前主动出示价目表,结算时要有“明白账”。《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征求意见稿)》近日开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家电维修服务项目、内容、价格及计价方法都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提供服务或出售相关产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近年来,由于缺乏相关行业规范,家电维修变得“套路满满”。类似于“小病大修、无病假修、坐地起价”等行业乱象,早已变得司空见惯。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家电维修的专业性较强,导致消费者面对维修人员“张口就来”的报价甚至是天价报价,也不得不到“照单全收”。
当下,虽然《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不得虚报故障部件,故意替换性能正常的部件等。与此同时,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也明确,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但目前针对家电维修还没有明确的规范来约束,导致家电维修行业乱象频出。
而此次北京关于家电维修出台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价格或计价方法”均应明码标价。此外,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有偿提供修理辅料、零配件或者销售其他产品时,也应当标示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不得漏标。同一品牌或者种类的产品因颜色、形状、规格、产地、等级等特征不同而实行不同价格的,应当针对不同的价格分别标示品名。
同时,针对家电维修的事前、事中、事后也做出了具体规定,让老百姓在维修家电时心里有一笔“明白账”。比如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的,在服务前需主动向消费者出示价目表或价格手册,以便于消费者选择、查询。如提供加急服务、夜间服务、高空作业服务等相关特殊服务时同样需要主动告知消费者。此外,在结算时应向消费者出具结算清单,列明所消费的服务项目、价格及总收费金额等信息。相信如此详细之规定,一定能够有力整顿家电维修市场,让消费者体验到从“漫天要价”到“明明白白消费”的变化。
当下,北京遭遇连续高温天气,市民家中的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使用频率也势必达到峰值,相信近期家电维修的需求自然也会有所提升。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关规范,对于整顿家电维修市场秩序、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而言有积极的意义,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直接体现。
对于家电维修行业而言,相关规范的出台绝不是对行业发展的“限制”,而是对于行业发展的规范,唯有从严管理、推动明码标价,才能扭转行业以往“漫天要价”的社会印象,通过让更多百姓“明明白白”消费,逐渐树立规范健康发展的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