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小小说·立佛堂
河 南:黎 民
在濮阳范县辛庄乡叶庄村东,叶家祠堂院内有一座“立佛堂”,是明朝天启年间进士叶廷秀,为外村张家未婚女子张荷花修的祠堂。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怪事,咋回事呢?
话说天启年间,开州(濮阳)濮城东街有户人家,孤儿寡母,儿子叫叶廷秀,母子靠讨饭营生。这日,母子在南乐县讨饭。王员外家的狗撕咬母亲,廷秀抡打狗棍保护母亲。
“天生要饭的贱命,没有我家狗的命主贵。”王员外让家丁驱赶孤儿寡母。
“狗眼看人低,我要让你看看,要饭的也能当南乐知县!”叶延秀咬牙含泪发誓。
寡母为儿的话感到欣慰,打那起,她白天要饭,晚上纺花织布,省吃俭用,供儿子进学堂念书。
在学堂附近,有一张姓人家,鳏夫孤女,家里穷,靠鳏父卖力气为生。女儿荷花,人如其名,就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呆家里做针线活,一天三顿,给爹做饭。
叶延秀念书用功,时常到张家讨研墨的清水。荷花姑娘见廷秀勤奋好学,聪明英俊,心生爱慕。一来二往,两人产生感情,月下俩人私定终身,海誓山盟,非对方莫娶不嫁。荷花赠廷秀亲手绣的荷包,廷秀看着荷花的眼睛说:“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明朝天启五年,叶廷秀考中进士,委任南乐知县。名家富户托人前来提亲,叶廷秀一一回绝。
叶母觉得奇怪,不知啥原因,抱孙子心切,催促廷秀:“我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开州知州大人千金,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你就同意这门亲事吧。”
“娘,我……”廷秀只好说出与张家姑娘荷花相爱之事,叶母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叨唠:“放着这么多名家富户望族不成,为啥非要与一穷家成亲呢?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这事由不得你,我要为你做主,另选女门。”
叶廷秀是孝子,不敢顶撞母亲,没表态,想日后慢慢疏通母亲。随回县衙处理公务,暗中安排县衙内侍去张家提亲。
叶母不同意张家这亲事,不几天传遍濮城大街小巷。俗话说,钱越捎越少,话越传越多,什么门不当户不对,叶廷秀功成名就,看不上村姑。等传到荷花姑娘耳朵里,添枝加叶贬低荷花的话更多啦。
荷花父亲老实本分,认为闺女身份低贱,高攀县太爷日后受欺辱,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把媒人搡出家门,严令荷花大门不能出,街巷不能踩。
荷花姑娘虽不是大家闺秀,却性情刚烈,听闻自己私定终身、遭叶廷秀嫌弃的事传得满城风雨,又见爹把自己关在家这个笼子里。那时候人看重名声,特别是黄花闺女,被人休弃,以后还怎么做人。她怨自己命不好,恨叶廷秀背信弃义,越想越气,一根包袱带往梁上一搭,悬梁自尽。
叶廷秀听到消息,懊悔不已,公休离衙到荷花坟上哭祭,脱掉官服,披麻戴孝,从早晨哭到晚上,自掴耳光,啪啪,震落太阳,震碎月光。
叶廷秀在张家附近买块地,建叶家祠堂,在祠堂院内为张荷花修建祠堂,塑荷花金身,起名叫“立佛堂”,在立佛堂前修一荷塘,栽满荷花。叶廷秀历任南乐、衡水、获鹿三县知县,累官兵部右侍郎,为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人称叶青天。不管他官居何位,为官何方,每年荷花祭日,他必到“立佛堂”祭拜,直至终老。
张家人念叶廷秀情真意切、做官清正、仁义君子,每到荷花祭日、逢年过节,张家人自动到叶家祠堂给本家烈女贤姑上灯烧香,一直沿袭至今。
【作者简介】高卫海,姓高,名卫海,字黎民,号百姓,高中,务农,喜爱文墨,志于耕读,书写人生。
【作品推介】叶廷秀情真意切、做官清正、仁义君子,却落得了有情人难成眷属,又一场封建礼教害人的婚姻故事,发人深思,令人痛惜,值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