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开车发生事故后有个误区,总以为责任认定后,叫来保险公司的人,先定损,保险公司认可后再进行维修,完成维修后保险公司付钱。这一切看起来流程合规,过程很合理,保险公司也认可,按道理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还是有人因为此事遭遇损失 。
5月17日,有媒体报道,三年前,江苏南京的小万开着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客车发生碰撞事故,所幸的是人没事但是车辆受损比较严重。当时交警责任事故认定为大客车负事故全责,因此小万和对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一起到4S店进行定损,而当时定损的维修费用合计12.6万,对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对这个维修费用也予以认可。
但是,当维修完成后,小万提交理赔资料,该对方付款时,没想到保险公司拒绝了。因为保险公司查询到小万的车辆在购买保险时的报价仅为9.9万。但是维修费却花了12.6万,明显不合理。无奈之下,小万只能将对方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法庭审理后支持保险公司的做法,只认可保险公司赔偿小万9.9万。
这起事故的判决,相当于直接让小万损失了2.7万。对于小万来说,本该直接与保险公司协商用9.9万买一辆新车,而不是维修,这样小万既可以直接免费得到一辆新车,又少了漫长的维修,以及后边的打官司时间,还不用多花费2.7万。而现在小万相当于自己还要出2.7万,而且自己的车还变成了二手的事故车。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小万不懂车辆维修的一些弯弯绕。
说起这些弯弯绕,你先要明白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一台新车如果要想通过买零件把它组装起来,那么单单这些零件的费用就是整车费用的3—6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会不同,但是基本都在前面的范围之内。
另一个基本常识就是,4S店的维修费用一般是由零部件售价+工时费(有标准维修项目对应的工时)组成。
明白了上面这些基本常识,每次你在修车时,尤其是涉及到更换的零部件较多时(当达到十分之一零部件时)就要注意了,听到4S店的维修报价,你就应该自己先计算一下。如果同样新旧程度的二手车大概多少钱,而维修费是不是已经超过这个钱,但如果保险公司承担,则是另外一回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维修费5万,而你如果买一辆一样的二手车可能要不了5万,那么自己为什么要维修呢?
而保险公司与法官的思路其实与上面的思路是一样的。汽车维修是要把车辆损坏的损失尽可能降低而不是扩大。比如,前面所讲的案例车,新车售价也才9.9万,也就是说即使车辆完全撞报废了,也就损失9.9万。但是,现在这辆车的维修费却要12.6万,这就相当于通过维修又把这起事故的损失扩大了。
因此,像这种扩大损失的维修,无论保险公司和法官肯定都不会支持的。所以说,如果小万当初知道这一点,完全可以在定损之后和对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说明这个情况,相信对方也清楚这种情况,车辆已经不具备维修价值了。这时候旧车由对方保险公司处置,小万就可以直接提一辆同样的新车了。
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维修本身不能导致事故损失的扩大。掌握这个原则,遇到同样事故你就不会被修车的弯弯绕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