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p, 你们订购的100台便携式咖啡机,我们会尽快发货。”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班利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厂长曾秋平一边用略带地方口音的英语与海外客户交谈,一边检查进度。春节前几天,工厂一片忙碌,工人们赶着交付产品。
广东被誉为世界工厂。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中小企业总数超过630万,约占全国1/7,拥有工厂数量超过1000万。
新春将至,记者走访广东多家制造企业的工厂车间。在这些广东厂长身上,我们看到了数字之外的另一种力量:他们都是广东制造到广东智造的助推者,也是广东品牌竞逐国际舞台的践行者,更是广东实体经济最有韧性的生产单元。
↘地点:佛山
“我们咖啡机在中东可是家喻户晓!”
从贴牌代工到原创品牌出口海外
厂长曾秋平,创立国产咖啡机品牌。
“我来广东20年了,之前在大企业做咖啡机的技术研发。2017年,离职创业。”曾秋平笑说,为了研发出好的咖啡机,他每天泡咖啡喝咖啡,喝到都想吐了。
北滘镇面积仅92平方公里,汇聚了大大小小超过1000家的家电企业,家电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10。曾秋平的咖啡机公司就诞生在这里。
凭借之前在大企业积累的客户资源,创业初期曾秋平先做B2B(企业对企业)方面的跨境外贸业务。但很快,公司发展就遇到了瓶颈。
曾秋平回忆,传统外贸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去中间商趋势明显;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不断增加,代工贴牌的利润越来越低。他意识到,要转型B2C(企业对消费者),而且必须要有自主品牌。
“未来的跨境贸易中,没有品牌完全不能想象。” 曾秋平表示,C端业务直面消费者,更加看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服务。“除了制造厂商之间的竞争,我们还需要直面与欧美多个百年品牌的‘贴身肉搏’。”
曾秋平在咖啡机生产车间。
2019年,曾秋平的公司推出咖啡机国产品牌HiBrew,主打高性价比,自主研发了十多款咖啡机产品,覆盖美式、意式、便携式、奶泡机等。为了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曾秋平在电商平台上线产品。相比于此前,产品毛利润提高了将近一倍。2020年公司产品销量翻了三倍,去年增长了70%。
更重要的是,跨境电商平台还让他们发现了新的市场。“之前以欧美市场为主,意外发现线上很多客户来自中东。”曾秋平说,目前公司产品超过五成销往中东,沙特、阿曼等地区销售火爆。
“如今,我们的咖啡机品牌在中东可是家喻户晓!”曾秋平拿起生产线上刚刚组装好的最新意式咖啡机,自豪地说。
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曾秋平对于广东制造有着更深的理解。在他看来,随着质量和品牌的升级,广东制造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新的一年,曾秋平也有着新的规划,他打算试水国内市场。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年轻人的咖啡文化正在逐渐兴起,而且年轻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国产咖啡机品牌。“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希望能在两个市场齐发力。”
↘地点:汕头
“让全球消费者对中国玩具刮目相看”
自动化生产线上跑出积木玩具“黑马”
自动化的积木玩具智能工厂。
双层智能仓库,14亿块积木分类装在贴有条形码的箱子里,36台机器人自动分拣,电子屏幕上显示工厂的实时数据……很难想象这是积木玩具的生产车间。
每天到工厂后,谢伟纯先泡上一杯潮汕工夫茶,与团队开会分析大屏幕上的生产数据。
汕头市澄海区被称为世界玩具之都,全球近70%的玩具产自这里。2016年,当地人谢伟纯创办了广东宇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星科技”)。
“我从事玩具行业有20年了,生产过芭比娃娃、四驱车、溜溜球、遥控飞机等。”谢伟纯和丈夫组成玩具“夫妻档”,后转型做品牌积木。
经过三年时间的研发,2019年公司第一款积木上市,宣传语是“会动的积木更好玩”。第二年,谢伟纯把产品上线到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速卖通等,销量逐步提升。
谢伟纯公司研发的玩具,远销欧洲29个国家。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谢伟纯原本以为销量会大幅下降,没想到疫情期间居家类玩具反而更受欢迎。产品销量翻了三倍,远销欧洲29个国家,德国市场更是增长了500%。2021年,公司业绩再度实现20%的稳定增长。
“去年,我们的一款积木玩具被德国的一个网红玩家拍了一个视频,瞬间‘火’了。产品仅4个小时就卖到了全球断货。”谢伟纯笑着说,当时被网友戏称是“汕头女人用玩具征服德国宅男”,话题还上了微博热搜。
拓展海外市场之外,谢伟纯早早思考积木的自动化生产。2018年,谢伟纯与汕头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适合宇星科技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实现24小时生产。
但前几年都是研发投入期,并没有产出。公司有人质疑是在“烧钱”,后面大家恍然大悟,这场数字化改造其实是一场“自救”。
2020年疫情影响,国际大宗商品涨价,集装箱又一柜难求,海运价格一路飙升。谢伟纯的企业总体成本上涨近四成。恰好,就在这一年,自动化设备开始投产,降低的成本远超40%。
“如果没有智能化改造,涨价的时候公司可能就生存不下去了。”谢伟纯说,以前仓库需要260个人,现在只需要36个机器人。
“来来来,喝茶!” 采访中,谢伟纯的两个电话响个不停。临近春节,她一边忙着和国内外客户确定订单以及发货时间,一边鼓励员工就地过年。
“做公司就像拼积木一样,创业初期在拼,现在与全球品牌拼。未来,我期望宇星科技做到国货之光,让全球消费者对中国玩具刮目相看。”手握现代化自动生产线,谢伟纯在澄海这座小镇完成了大转身,拼出一片新天地。
↘地点:东莞
“国有工业机器人占比将超过一半”
打破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依赖进口的瓶颈
周祥富和李群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
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李群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正在进行数据自动测试。
“机械臂在三轴方向的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之内,各个方向轴测试超2000次,确保符合出厂要求。”这些数据,生产总监周祥富早已熟记于心。
2019年,他加入李群自动化,此前在一家机器人龙头外资企业担任生产总监近十年。
“国内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必须要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周祥富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了新一代分布式驱控电一体化智能控制器,打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主要依赖进口的瓶颈。
目前,李群自动化推出了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是全球第二家拥有全品类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公司。
疫情下,公司工业机器人的销量逆势上涨。“去年公司销量比2020年翻了一番。”周祥富分析,企业使用机器人的需求在疫情刺激下进一步爆发。
从外资龙头企业到创业公司,他感受最深的是广东制造加速迈向广东智造。“东莞以前是世界工厂,工人密度很高,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自动化设备。”
周祥富正在指导技术员组装工业机器人。
这几天,周祥富正在忙着安排春节期间的生产排期。针对爆款产品,提前做好库存储备。“作为科技型的企业,我们会平衡生产,满足周期的需求。针对一些客户的定制产品,也有值班人员负责。”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工厂工作,周祥富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对员工的称呼是技术员,从事的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样员工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就提高了。 国产机器人品牌要超过国际品牌,正需要这样的技术员。”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全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2.44万台,产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产量的34.0%。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会长任玉桐认为,珠三角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又有丰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机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市场。
“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产机器人的比例很快会超过50%甚至更多。”周祥富充满信心。
【采写】彭琳 李赫 许宁宁
【脚本】彭琳 李赫
【拍摄】石磊
【剪辑】万稳龙
【海报设计】谭唯 吴颖岚
【实习生】廖天俊 张倩 肖童丹
【作者】 彭琳;石磊;万稳龙;李赫;谭唯;许宁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