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有山名曰龙池山,名不见经传,但是却是个充满神话的山脉。
龙池山大门
龙池山远望去像一条恐龙。横卧在古城村的外边缘,留下一条唯一的出口叫做城子口。这条恐龙牢牢的守住古城村这个不大的地方。
这个村从古到今就叫做古城,取这个名字并非空穴来潮,肯定有其不平凡的来历。
古城村隶属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龙池山的大半部分地方都属于古城村所管,现在已开发成为龙池山旅游风景区。
龙池山脚下古城公路
龙池山旅游目前只是开发了民宿观赏,但其内涵的真正神奇之处,还尚未被大量关注。
传说,龙池山本来没有这座山。是当地传说故事里张传的妻子为了阻碍洪水的肆虐,推山赶过来的。
张传的故事,当地的老年人都听说过,但后人却很少有去考究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
曾经,本地是一个饱受洪灾的重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些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龙池山的东北方山脚下有一条丹江河。如今丹江河的河岸上就是高家堰集镇。丹江河的前沿有一条小溪流入。小溪的两岸有一个村叫流溪村。山的这边,就是西南方向,大地名叫做石洪,原来是一个乡区,现在乡镇合并,都由高家堰政府统管。大家注意到这个地名没有?石洪和流溪,都与洪水有关。我是说先前,现在在人们的治理下,这里无灾无难,风平浪静,日子也还红红火火。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对龙的传说在当地还是相当早的。这个由我慢慢说来。
这个地方经常洪水泛滥,传说是五爪观的山崖中住有蛟龙。当然龙有好龙和恶龙。五爪观中住的这条龙就是条恶龙,一旦发怒就会导致洪水汹涌。
五爪观在哪里?就在丹江河的源头“关口”这个地方。系高家堰与贺家坪的交界之处。
五爪观的山崖之下,现在为兰草谷旅游区。
五爪观山崖
话说回来,在古城区内,张姓人士很多。据说这个地方有一个小伙子起名为张传。家里很穷,母子俩相依为命。但他人穷志长,从小就立志耍消灭五爪观山崖中的蛟龙,为百姓除害。但那条蛟龙甚是了得,非一般人能降。为了增加能量,他只得离开慈母,去茅山学法。
这样一去就是三年,苦了家中老母。
他在学法的过程中非常刻苦用功。博取了茅山长老的爱女深深的暗慕。
事有蹊跷。一天,张传用他所学的千里感知这个法术观测到自己的慈母病危。茅山有规定,凡弟子法术未学成者不允许下山。如要下山,就得闯下三关之难。那可是上刀山下火海的难关。弄不好会粉身碎骨。
幸好有心爱的人帮助,谁叫长老的爱女爱上了他呢?长老的爱女叫英子。在英子的帮助下,张传顺利闯过三关。
临走的时候,师傅送给他两件法器:一个令牌,一把雨伞。雨伞呢,是英子暗示张传要的。有了这把伞,撑开它就可以实行遁法,一遁千里啊。
英子是因为特别爱张传,就用了隐身法术,隐藏在张传的伞中,一起回到了张传的故乡,也就是我们当地。
安葬了老母。不多时日,张传迫不及待地去降龙。这个时候张传在当地收下两个徒弟。
那天,张传一个飞身,窜入龙洞。本来是擒住了那条蛟龙,由于徒弟的助力失误,张传被那蛟龙一个翻身压在洞中。
一时间蛟龙恶性大发,口吐洪流。只见一刹那,山洪汹涌而下。
张传的妻子英子,见势不妙。急忙取下身上长裙,奋力一挥,立马变成一座大山挡住了洪流。这座山就是龙池山。
龙池山
接着英子一个飞身,长臂如柱,她伸开的五指,恶生生的向山崖插去。只听轰隆一声响,山崖被插进去5个大洞,把洪流分成5份,减小了势力。她插死了蛟龙,救下了张传,可惜张传已经奄奄一息。
那山崖间的5个大洞至今还在,山泉不断,成为丹江河的源头。后来,为了纪念张传,山顶修寺庙一座,所以这个地方就叫“五爪观”了。如今五爪观修成了水坝。两崖之间,荡起一座铁索桥,好一派天险之景。
五爪观铁索桥
现在我们知道了“龙池山”怎么来的了吧?那为什么又名为“龙池山”呢?
龙池山的山顶,有一处小穴。你说巧不巧呢,海拔800米的山峰,唯独这处小穴中,一年四季有水而不干。人们一直叫做“龙池”。既是龙池也是有来历的。话说张传的前生是条龙,他死后呢,灵魂变成一条龙。经常在这座山上游玩休养。龙池呢,便是他所留。龙池山也就因为这个龙池而闻名。
大龙池远景
小龙池
大龙池近景
张传的故事,其实就是个神话版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长阳为古代巴人发源聚集之地。巴人,系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在治水兴农方面独有造就。
据说,龙池山的龙池边藏有一本张传留下来的天书。民间流传的几龙治水法则及九龙水驱邪除病法术等,传说都写在这本天书里。当然这只是老人们的传说而己,究竟有没有这本书,值得考究!
《山海经》记载,上古年代,天上西王母娘娘曾派她的小女儿带领12个宫女下凡,并带上3本天书,协助大禹治水。
张传在降龙治水过程中,也得于其妻子顶力相助,与《山海经》中所讲极其相似,我们可以设想,张传之妻是否是天女下凡?
百度载图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