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娱资讯网:

家里养花发文咋说父亲节谨以此文追思父亲父

   时间:2024-11-12 阅读:

父亲辞世已三十年了。想想自己年轻时就曾经“舞文弄墨”过的,但遗憾的是极少有写父亲的文字,仅有的一篇,还是2002年《花卉》杂志约稿,自己翻出日记,根据父亲在世时我的一次回老家探亲感怀整理的,发文时心里并不舒服——因父亲那时就病逝十年了(一晃这又过了二十年)。今天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发此旧文,算作对父亲的追思,并祝所有父亲节日快乐、平安幸福!

(周朝荣 摄制)

(于天松 书写)

《 父 亲 养 花》

● 郭 磊

前几年,谁要让我相信我父亲养花,绝对比让我相信公鸡下蛋还难。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花一向是深恶痛绝的。

记得我母亲在还算年轻时,也偶尔栽几棵花。我父亲总是连根拔起,狠狠地摔到地上,随之吼出一句“饭都吃不饱,还有闲心养花,能顶饭吃?”

是的,养花得有“闲心”,看花也饱不了肚子。那时一家七口,我们姊妹五人尚小,年景不好,“大锅稀饭”喝得肚子不断地“咕咕”叫。看花自然解不了饿。更何况父亲还在那场“大革命”中成了斗争对象,村里乘“革命” 起家的那帮“造反派”,三天两头地开父亲那批“死不悔改的老顽固”们的会,自然也就没有观花赏草的那份闲心。

虽然以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可我仍是没想到父亲会养起花来。我父亲六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农村,在他那老脑筋里,总绷着这样一根弦:刨地种粮是“正业”,养花栽草是游手好闲人的事。

生活中的事情又偏偏这么出人意料。从戎入伍的我,身在军营难得回几次家,前些年探家时我就发现院中墙角或破盆里有几棵小花,以为是被宠得任性的小妹“大胆”,敢冒“触怒龙颜”风险的“杰作”。不想,前年我在南京进修回家时,见父亲已是“明目张胆”地养起花来。也是第一次明显地对我孝敬的“探家三宝”——烟、酒、茶表露出不感兴趣,反而兴致勃勃地问我南京有啥名花,是否能买到“合欢花”。看着我脸拉成了问号,小妹开起了玩笑:“小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阿爸已非昔日之老爹喽!”

“就你贫嘴”。父亲在小妹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一下。小妹从小就是父亲的掌上明珠,自从考上了大学,更是全家的娇女,再调皮父亲也从来不会对她发火。但这次,我分明看到父亲是在美滋滋地笑。

(汤华中 摄制)

(孙明勇 摄制)

父亲居然养起花来,而且颇有些规模。满院里除腊梅、菊花、仙人掌、 红玫瑰、朝天珠等几十种常见花外,还有芍药、君子兰、水仙、牡丹等十几种名贵花草。去年探家我送父亲的那盆牡丹,父亲还硬把小妹拉到花前,从国色天香的牡丹,一直讲到了出污泥不染的荷花。

我实在难以相信,父亲也会爱上了花,而且居然颇有耐心地研究。父亲天天喷水施肥,修枝疏叶,还戴上老花镜,翻看些花草栽培之类的书。讲起话来也是滔滔不绝,无论是花中俊物——水仙,还是清秀晶莹的百合,都讲得 头头是道,连巧嘴利舌的小妹也甘拜下风。

我似乎突然间才觉得父亲变了。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年过花甲的父亲的秉性却变得连我们做儿女的都感到陌生了。父亲多年的不是沉默寡言,就是一发火就火冒三丈的暴躁脾气没有了,现在干什么事都平心静气很有耐心,说起话来竟也“先先生生”地那么慢条斯理。最为突出的是父亲以前总让我们弟兄四个(小妹当然除外)望而生畏的那副板着的面孔,现在也舒展开来,有时还孩子气起来。记得上次我回家正是满院花开时,父亲硬逼着我戴上我的六个军功章,在院里的花草丛中照了张彩照。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父亲对我说:“日子好过了,事事顺心了,农家也得把生活过得更美更有滋味些。象我这把年纪的人更得乐呵呵地过好这不多得的好年景。”

上次回家,父亲就定下今年我们在外的弟兄们回家给他祝“七十大寿”。时至今日,天气已暖,正是百花盛开之时,全家也好在院里花草丛中照张“合家欢”。可这一年多来,我无论到北京出差,还是到上海接兵,天南海北地跑,总在时时留心买花的事,眼看着归期日近,我还没定下来这次为父亲祝寿,我到底该给父亲带盆什么样的花……

(孙明勇 制图)

附:《花卉》剪报复印件:

前卫投稿

环球市场官网

东方陶瓷

炎黄地理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知识 |  健康养生 |  装修百科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百科 |  综合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