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在农村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在实现乡村振兴步伐中,很多农村除了发展基础种养殖产业,也开始向旅游产业迈进,各式各样旅游村拔地而起,比如说“雪村”、“水上乐园村”等等,慢慢衍生一个现象,旅游村变得千篇一律,不具备足够吸引力,人流量不断减少,停滞不前。对于乡村旅游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因地制宜,发挥最大优势,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特有风俗文化、自然资源,所以没必要大拆大建,没必要天马行空地把农村弄得高大上,作为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做好自己的事,现在到处都是借助景区优势辅助发展旅游,这样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你的命运都掌握在景区手里,没有了话语权,所以就要另辟蹊径,保持一个观点,发展旅游不能打破村民的日常生活,围绕村民的生活延伸下去,乡村旅游在于体验,如果农村失去农村的味道,就失去体验的价值,现在有一部分民俗村做得不错,他们就是发挥自己民宿文化的优势,既过着日常的生活,有尝到旅游带来的福利。
利益联结,全民参与才能持续,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目的也是为了农民增收,旅游是一个服务行业,它考量的东西比较人性化,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如果村民不支持这个事,那基本做不下去,只有将村民纳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做好旅游业,所以一定要建立利益关系,积极参与进来,比如村民打造农家乐,民宿等等。
村班子公正无私,才能发展更好,村干部是村民生活的主心骨,他们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上,村干部要有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精准地平衡每一位村民的利益,集体可以没有收益,但是村民一定要致富,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很多人回想,发展旅游,就要先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村集体将利润让利给村民岂不是更好。
健全的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健全的管理制度,还记得“天价海鲜”等等问题吗?这都是制度的缺失,没有一定的约束力,就有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瞬间击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付出,首先价格稳定透明,不随意涨价,其次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不准掺假。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
结束语:乡村旅游发展是一个百舸争流,各显其能的产业,有着丰厚的红利,也有巨大的风险,不一定需要整村搬迁的形式发展旅游,也不一定需要天马行空、价格昂贵的规划来实现,农村要回归农村的本质,有春种秋收的劳作,有居住舒适的农房,有干净整洁的庭院,有果蔬芬芳的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