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实习生 刘方元 文图)对于10岁的男孩李安琦来说,2017年是个灾难之年,他的父母相继病逝,留下了他和哥哥姐姐一共四个兄弟姐妹,天降之灾让他们成了孤儿。以前曾经开朗乐观的小安琦现在变得倔强寡言,而这个中秋节将是他失去父母后过得第一个团圆节日,他和哥哥姐姐们将会怎样度过这个节日呢?其实,有一群“爸妈”正在奔向他们家的路上。
李安琦(右1)和大姐(右3)二姐(右4)跟宜阳市政管理局志愿者
围着手机,4个孤儿一家团聚了
21日中午放学后,李安琦回到高村镇王莽村的家中,他对家里的景象有些震惊,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叔叔阿姨们正在忙里忙外,顺着厨房的炊烟还飘出了煮饺子的香味。李安琦的大姐李菲对记者说:“安琦现在变得胆怯,话也不多了;父母去世前,他可开朗,和他二姐玩得很开心。”安琦父母去年在半年内相继病逝,随后10岁的安琦来到姑姑和姑父家,被他们收养;而他13岁的姐姐被舅舅和舅妈收养,现在生活在王莽村,而他的二姐生活在宜阳县城,两个小姐弟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面了。正在洛阳市区打工的大姐李菲也特意赶回老家,现在离全家团圆就缺25岁的大哥了,他正在苏州昆山打工。
三个姐弟再次重逢,宜阳县市政管理局的志愿者递给了他们一只手机,让大姐李菲点开屏幕,原来这是大哥发给他们的一段视频。李菲将音量调到最大,姐弟三人紧紧围坐在一起,将哥哥的视频看了许多遍,三个孩子不约而同的落下了眼泪。他们的哥哥白天正在生产线上工作,无法和他们微信视频,于是宜阳市政管理局的志愿者特意提前让哥哥录了视频,好让他们在中秋节团圆时刻看到。
就在志愿者忙着包饺子煮饺子时,安琦收到了一封家书,“不要怕,你们身后始终有我在默默关注着你们,作为和你们父母年龄相仿的市政人,能够深深的体会到你们的渴望和期盼”孩子们读着。自从孩子们失去父母后,他们很难再次聚在一起,“一段视频、一封家书、一碗饺子”,这些宜阳市政志愿者让这四位孤儿又团聚在了一起。
李安琦(左2)和志愿者一起包饺子庆祝中秋节
孩子别哭,你有一群爸妈
李安琦姑姑李琴鸟和姑父李松臣一家并不富裕,他们是在2016年刚刚脱贫。“咱家实在是没这经济能力养两个孩子,才让安琦的舅舅家把他姐姐接走了!”李松臣告诉记者,李松臣自己一直患着慢性病,不能外出打工,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姑姑李琴鸟一人身上。虽然家境不好,但李松臣对孩子的教育颇为上心,他的儿子今年考上了县里一高。“你们在学习文化知识,就像捡金子一样,你不好好捡金子,将来无路可走”,李松臣常常把这句话说给自己的孩子和侄子安琦听。但是对安琦,姑父李松臣却有些力不从心,“没法骂,没法打,只能给他摆事实、讲道理!”李松臣说,“我把自己的孩子引了一条正路,我也想把他(李安琦)引一条正路,让他多学知识,否则将来无路可走!”但李松臣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安琦常常不言不语,一个人抱着电视看个不停,脾气也很倔强,这和以前大家对安琦的印象截然不同。
卢磊是宜阳市政管理局驻王莽村的第一书记,一个月有25-26天泡在村里的他,早已对安琦和他姑姑姑父一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心理慰藉显然已经超出了李松臣的能力和知识范围,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卢磊对照顾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一段视频、一封家书、一碗饺子”就是他和同事们的应景之作。“路好修,房好盖,蔬菜大棚也好建,但是关心一个孤儿就要得多动些脑子”,卢磊说。为了让安琦能不知不觉的得到关爱,卢磊常常借用工作之名来到学校,了解安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捎带”着和他说说话。去年,卢磊特意找资金为王莽小学援建了一个篮球场和一个图书室,他想让孩子们都能从运动和阅读中获得快乐,这对像安琦这样的留守儿童帮助更大。
李安琦(前右2)和二姐(前右1)一起端饺子
“政府已经给我们做得够多了,但是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安琦的姑父李松臣说,李安琦要学着从失去父母的阴霾中走出来,但现多了这群市政“爸妈”给他加油鼓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