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日报
“咩,咩,咩”,见到陌生人的到来,出生近一周的羊羔发出柔弱的呼救声,体型硕大的母羊随即冲出,时刻准备发起“保卫战”,这是记者4月8日走进“老村主任”家羊圈近距离观望时遭遇的一幕。
“老村主任”名叫金守亮,70岁,弓长岭区汤河镇小安平村人,曾担任村主任8年。2011年开始养羊,由原来的4只起步,逐渐发展壮大,现有两年以上的大羊70多只,多数为绒山羊。
“3月2日,卖了23只绒山羊,不论大小,每只1500元,”金守亮介绍,“现在上门收购羊绒的价格是每斤120元—150元之间,看绒的质量,包括绒的长度、厚度、颜色。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卖绒了,这圈里的羊能出绒1.5万元。”
这个羊圈位于金守亮家住房的前面,里面全是绒山羊,体重最大的有160多斤。旁边的仓房里摆放着玉米秸秆粉碎机、铡草机和颗粒机,都是用来做羊饲料的。“把玉米面、豆饼、稻糠、麦麸、豆腐渣放到颗粒机里混合后,就做成了颗粒状的饲料,方便喂羊,”他介绍,“屋后羊圈里的羊都是‘杂牌军’,有绒山羊、波尔山羊、夏洛莱肉食羊、奶羊。”“现在养羊不犯愁,区畜牧站的兽医‘一对一’入户开展服务,及时进行防疫、诊疗,技术出色,使用的药品齐全、正规、有效。”
2019年,养羊有丰富经验的金守亮成立绒山羊养殖基地,也成为引领乡邻致富的带头人。也是在这一年,驻村第一书记封永权与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畜牧业部实施“科技共建产业扶贫”,为他引进8只优质辽宁绒山羊品种,提升了他的养殖档次,并和他签订“连续三年拿出1500元的养殖收益用于资助精准扶贫户”的协议。“老村主任不仅有经验,还有担当,选定他作为‘项目实施人’最合适!”封永权说道。“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我还担任过村主任,能为精准扶贫做点贡献是应该的!”金守亮表示。
金守亮院子里的羊舍和设备,价值四五十万元。除了羊,他家还有11只鸡、9只鹅、2只鸭子、5只猫、3只狗。院外的山坡地栽植圆枣子、大樱桃、大榛子、杏树。他还有400多亩山,外包。他每月还有2000元的养老金。每年收入不少、劳作规律、不挑吃喝的他没有大额的个人花销,但是他很舍得给上学的孙子、外孙女大笔投资。
“今年以来,母羊就下了30多只羊羔,过完春节到现在就下了六七只,我可高兴了!又有盼头啦,养活一只就有1000多元钱啊!”金守亮表示,“小羊羔都是我自己‘接生’的,我照顾它们都比照顾我自己孩子精心。”
“农家院里的动物我都喜欢,但最爱伺候羊,对羊有特殊的好感,没事儿瞅着它们,心里得劲儿!”“我闲不住,能动弹一天就养一天,等我干不动了,就让我儿子接班养羊,他能干!”看得出来,养羊除了能赚钱,也是老村主任生活中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和快乐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