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强化创新驱动和服务推动,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模式,逐步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推动农业施肥更少、地力更高、效益更好,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今年的早稻播栽过程中,瑞昌市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引用了水稻缓释肥机械侧深施肥技术,与普通插秧机不同的是,这台机器上多了一台侧深施肥装备,别看这个装备个头不大,它带来的作用可不小,早稻播栽的同时肥料也施到了地里,覆土之后,可以减少肥料的挥发,达到绿色高产和优质高效的目的。
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土肥技术推广室副站长胡翔宇表示,施肥次数从原来的三次减少到现在的一次。化肥施用量每亩减少百分之十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了两到三个百分点,从而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22年,瑞昌市早稻机械侧深施肥示范经省、市专家测产验收,示范区在减施氮肥2.98公斤/亩的情况下,平均单产626.46公斤/亩,较常规区增产98公斤/亩,增产18.63%。
在瑞昌市横港镇远景村,粉碎还田机来回穿梭,一片片紫云英被卷起,随后旋耕机将其打到土里去,为稻田注入“营养”。
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土肥技术推广室副站长胡翔宇表示,绿肥还田腐烂之后,释放的氮磷钾可以为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减少化肥施用量,又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耕地地力和作物品质。
2022年瑞昌市绿肥种植示范面积2.8万亩,每亩可产1500斤,紫云英绿肥氮磷钾含量为0.83%,可减少化肥施用2.25公斤/亩,累计可减少化肥投入纯量6.3万公斤。
近年来,瑞昌市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坚持精、调、改、替“四字”方针,推广“三新”技术,推动农业施肥更少、地力更高、效益更好。2022年,瑞昌市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模式入选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推广案例。
(来源:云上九江 瑞昌市融媒体中心 范磊)







